中式園林綠化表現形式
原創 美笙 和美風景旅研 2019-12-07
導讀
近些年,中式風格流行于各個領域,我國景觀行業也掀起了“中式園林”風潮,植物作為園林設計的重要元素,對于中式園林的意境營造至關重要。因此要學會運用各種植物元素,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本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來創造出與周圍環境相適宜、相協調,并表達一定意境的藝術空間。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和美文旅關于植物設計五種配置形式的研究,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和美文旅(www.ihmee.com)
一、孤植
孤植是指喬木或灌木單株栽植或二、三株同一種的樹木緊密地栽植在一起,而且具有單株栽植效果的種植類型。
它的種植形式主要作用:
■ 一是單純地作為構圖藝術上的孤植造景樹。
■ 二是作為園林綠化中庇蔭和構圖藝術相結合的孤植造景樹。
■ 三是孤植樹作為開闊草地與密林之間的過渡形式。
1、樹種選擇要求
① 樹種植株的形體美且體型較大,枝葉茂密,樹冠開闊,或者是具有其他特殊觀賞價值的造景樹木。
② 樹種生長健壯,壽命長,能經受大自然的侵害,比較常見的是選用當地樹種中久經考驗的高大樹種。
③ 樹種不含毒素,且沒有攜帶污染性并易脫落的花果,以免花果傷及游人孩童,或妨害游人的活動。
2、種植地點要求
① 布置在開闊的大草坪自然中心位置,以形成局部的構圖中心與草坪周圍的景物取得平衡和相呼應。
② 布置在景物或入口處的位置,增加景觀的莊重感和儀式感。
3、孤植配置要求
① 有多株等密栽植組成一個單元的孤植樹,株距不宜超過1.5米。
② 孤植樹下不宜配置灌木。
③ 孤植樹作為園林構圖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必須與周圍環境和景物之間相協調。
④ 在庭院綠化中,孤植樹宜偏于院落的一角,且忌布置居中,樹的高低、大小、疏密應與院落的體量相呼應對稱。
⑤ 建造園林最好利用原場地的成年大樹作為孤植樹。
二、對植
對植利用兩株相同或相似的樹種,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用作相呼應對稱或均衡的種植形式。對植主要用于強調公園、建筑、道路、廣場的出入口,同時結合庇蔭和裝飾美化的作用在構圖上形式配景和夾景。
1、對植的配置要求
① 規則式配置利用同一種樹種,同一規格樹木,以主體景物軸線作為對稱,布置兩樹與軸線垂直并被軸線等分。
② 在自然形式種植中,對植不是對稱的,但在左右仍是均衡的。
③ 對植在道路兩旁構成夾景,利用樹木的分枝狀態,或適當加以培育,就能構成相依或交冠的自然景象。
三、叢植
叢植通常是由兩株到十幾株同種或異種喬木或喬灌木組合而成的種植形式。
1、叢植配置地點
多用于自然植被、草花地、草坪、臺地、山石等。
2、構圖及要求
反映樹木群體美的綜合形象為主,故要處理好株間關系和種間關系。
① 株間關系:植株間的疏密、遠近關系,要注意整體上的疏密種植,局部疏密有致,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空間。
② 種間關系:不同的喬木或喬灌木之間的搭配,要盡量選擇有搭配關系的樹種,要陽性與陰性、快長與慢長、喬木與灌木有機地組合成生態相對穩定的樹叢。叢植的類型:樹叢可以劃分為單純樹叢及混交的樹叢兩類。
3、叢植基本形式
兩株配合
兩株一叢,一俯一仰,一欹(通“倚"。斜倚,斜靠。)一直。
① 兩株的樹叢,其栽植的距離不能與兩樹冠直徑的1/2相等,距離要比小樹冠小的多,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② 不同種類的樹木,如果在外觀上十分相似,可以考慮配置在一處。
三株配合
最好為同一樹種,若采用兩個不同的樹種,應同為常綠或落葉,同為喬木或灌木。樹種差異不宜過大,忌用三個不同種類的樹種。
① 立面效果,各樹體大小、姿態要有對比。
② 平面效果,三樹一叢,第一株為主樹,第二、三為客樹。
三株一叢,則二株宜近,一株宜遠,以示區別也,近者曲而俯,遠者宜直而仰。三株不宜結,亦不宜數,散而無情,結是病。
四株配合
原則上四株組合,不宜喬木、灌木合種,完全用一個樹種或最多只能應用兩種不同的樹種,須同為喬木或同為灌木,才能“通相”。外形較為相似,可用兩個樹種以上。當樹種完全相同時,在體型上、姿態上、大小上、距離上、高矮上,應力求不同,栽植點標高也可以變化,這通常被稱為“殘相”。
① 平面效果,四株不能種在一條直線上,要分組栽植。
② 不能兩兩組合,也不能任意三株成一直線,可分為二組或三組。
③ 樹種相同,最大一株要在集體一組中,第二或第三株組成一組,最大或最小的均不可單獨成組。
④ 樹種不同,三株為一種樹,一株為另一種樹,單獨一株不能最大,也不能最小,且不能單獨成一小組,而要和另一種樹的兩株組成一個三株混植的一組,在這一組中這一株應和另外一株靠近,在兩小組中居于中間,不宜靠邊。
四、群植
群植是由多數喬、灌木(一般在20~30株以上)混合成群栽植而成的種植形式。樹群所表現的主要為群體美,樹群也像孤植樹和樹叢一樣,是構圖上主景之一。
1、配置地點要求
群植應布置在有足夠距離的開敞場地上,如靠近林緣的大草坪、寬廣的林中空地、水中的小島嶼、寬闊水面的水濱、小山山坡上、土丘上等。
2、比例要求
樹群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樹群高度的4倍、群寬度的1.5倍距離以上,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觀賞。
3、組合方式
● 群植規模不宜太大,在構圖上要四面空曠。
● 樹群的組合方式以郁閉式為佳,形成分層結構。
● 樹群內通常不設園路,不允許游人進入,因而不做庇蔭休息之用。
五、列植
列植是指喬、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種植,或在行內株距有變化。
種植特點:景觀整齊、單純、氣勢大,施工、管理方便,是規則式園林用地,如:道路廣場、工礦區居住區、辦公大樓綠化應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
1、樹種選擇
宜選用樹冠、體型比較整齊的樹種。
2、栽植株行距
取決于樹種的特點苗木規格和園林用途等,一般喬木采用3~8米,甚至更大,而灌木為1~5米。
3、列植基本形式
等行等距,從平面上看是呈正方形或品字形的種植點,多用于規則式園林綠地中。
等行不等距,行距相等,行內的株距有疏密變化,從平面上看是呈不等邊的三角形或不等邊的四角形。可用于規則式或自然式園林局部,如路邊廣場邊緣、水邊、建筑物邊緣等。株距有疏密,有變化,也常用于規則式栽植到自然式栽植的過渡帶。